摘要:国际化学校盯上了艺术教育这条赛道。今年9月,上海赫德双语学校高中部下设的璟旻艺术学院第一届学生正式开班。学校官网信息显示,这是一个专门为准备申请艺术设计类本科专业的学生所开设的学习项目。开设的艺术通识必修课和艺术专业国际课程包括纯艺术、纺织...
国际化学校盯上了艺术教育这条赛道。
今年9月,上海赫德双语学校高中部下设的璟旻艺术学院第一届学生正式开班。学校官网信息显示,这是一个专门为准备申请艺术设计类本科专业的学生所开设的学习项目。开设的艺术通识必修课和艺术专业国际课程包括纯艺术、纺织、平面设计和3D设计等课程。
赫德双语学校执行董事、联合创办人潘佳近日在接受界面教育采访时表示,开设艺术项目与“民促法”或“双减”政策的出台并无关系,早在2019年,赫德就有了这个想法。
他曾做过一项针对艺术学习意向的调研,发现在宁波、上海和北京三地的赫德初中生群体中,有约15%-20%的学生会选择把艺术、设计类课程作为自己的选修课,并表示在大学阶段希望能选择艺术相关专业就读。
另外一个观察到的变化则是,学习艺术不再是被迫无奈之举,而是成为家长和学生的主动选择。
与需求增长形成对比的是,学校能提供的资源有限。“学生既然已经要走这个方向,但在原来的学校里,没有艺术相关专业的师资配比,也缺乏配套的硬件设施,例如艺术创作的studio。这些配套设置都要跟上学生的需求才行。”潘佳表示。于是在2019年,他和团队开始筹备璟旻艺术学院。
招生情况好于预期。原本第一届计划招收40名学生,目前已开班的这一届学生数已接近50个,“但申请还在源源不断地增加。”
这也折射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艺术留学道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选择。
《2020中国留学白皮书》显示,近五年来,高等教育阶段选择出国攻读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人数比例逐年增加。2019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70.35万人,艺术留学生总人数达4.43万人,自2013年起,保持17%的复合增长率。美国、英国、意大利、日本等是中国学生首选的艺术留学目的国。
并非只有少部分拥有艺术天赋的学生才能选择艺术类专业。近年来,艺术领域逐渐出现一些跨界新兴学科,如3D设计及产品设计、动画交互和计算机技术与文化等交叉学科,为更多对艺术感兴趣的学生提供可能。
宾夕法尼亚大学、密歇根大学、康奈尔大学、纽约大学等全美排名前30的综合性大学均开设了不少艺术相关的跨界课程,如数字交互媒体艺术、产品设计、设计与环境分析等。
赫德并不是第一所尝试艺术教育的双语学校,国内已有多家双语学校走上了这条赛道。例如上海诺科学校和上戏艺术公司联合推出“Born To Create艺术爬藤”项目;上海耀华古北校区在近年转型艺术高中,申请艺术类的毕业生中有70%的学生被QS世界排名Top3的艺术院校录取;位于上海临港的新建校诺思兰顿学校成立了专门培养艺术性人才的诺恩艺术中心,进行学科类+艺术类联合教育……
在潘佳看来,国际化学校走艺术教育这条路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包括家长和学生对此的需求。他用韩国艺术留学生人数和中国的数据做对比,“同样去海外留学的学生,100个留学生里选择艺术设计类的比例,韩国是中国的将近10倍。从这点上就可以看出,中国的艺术专业方向,包括视觉艺术和表演艺术,它的容量和未来发展其实是刚刚起步的。”
海外艺术院校也开始争夺这块蛋糕。
2021年,知名艺术院校帕森斯设计学院官方预科项目正式落地中国。
其招生信息显示,该项目面向14-18岁的中国学校,课程采用帕森斯教授线上教学、中国指定城市开放线下工作室公供学生进行作品制作的形式,为保证课程质量,每门课限招18名学生。春季项目课程共4门,为时尚设计、平面设计、插画和数字摄影。首期秋季课程已于今年12月结课。
帕森斯设计学院的中国代表周炜告诉界面教育,帕森斯之所以选择进军中国,是因为校方相信上海一定会成为亚洲最大的设计之都。
周炜介绍,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帕森斯设计学院占比最多的国际学生来自韩国,究其原因,离不开艺术在韩国的经济体系中所占比例,例如耳熟能详的韩国K-pop音乐、舞蹈、影视剧等。随着中国的发展,帕森斯校方在过往几年里观察到,最优秀的一批毕业生,更多是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无论视野、能力等各方面来讲,这批学生都展现出了非常高的水平。”
在他看来,帕森斯选在这个时间点落地中国,是考虑到当下国内对原创设计扶持的大环境。设计赋能产业是大趋势,随着国潮兴起,“各行各业都在呼唤渴望设计水平能有大的提高。”再者,“双减”政策出台后,国家鼓励素质教育发展,艺术和体育均包含在内,也能反映出国家对下一代培养的目标。
赛道内的竞争并未开始。潘佳对界面教育表示,目前家长和学生对艺术留学的需求增长旺盛,“所以远谈不上学校之间有竞争,坦白讲做艺术、设计课程的学校现在也并不多,如果说未来要有特别大的需求增量涌现出来的话,对比现在的供给,其实还远远不足,并非认为大家已经有竞争的一个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