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器艺术的巅峰为何出现在英国

时间:2022-12-08 22:36:17 | 浏览:1380

灼灼其华、稀世罕见,自古以来银器就是富贵人家的珍藏与权势代表。而这种贵金属的可塑性令工匠趋之若鹜,是他们展现才华的最佳媒介。或许再也没有哪个国家像英国那样痴迷白银,BBC纪录片《白银盛世》中,即使听不懂的人也能注意到主持人那一声声重读的Si

灼灼其华、稀世罕见,自古以来银器就是富贵人家的珍藏与权势代表。而这种贵金属的可塑性令工匠趋之若鹜,是他们展现才华的最佳媒介。或许再也没有哪个国家像英国那样痴迷白银,BBC纪录片《白银盛世》中,即使听不懂的人也能注意到主持人那一声声重读的Silver,饱蘸了垂涎如感似叹。

十八与十九世纪英国进入最鼎盛的时期,银器艺术也在此时达到巅峰。大量白银与工匠涌入英国,上流社会由此开创了令人难忘的银器收藏。银器注重装饰始于查理二世,他聘请了欧洲大陆的工匠制出带有叶、花、水果等造型及装饰的银器。1685年,法国《南特法令》废除新教徒流亡英国,其中不乏高级银匠,其中包括最著名的银器大师Paul de Lamerie以及David Willaume the younger,Peter Archambo等人一起,彻底改变英国银器行业乃至整个上层社会风尚的面貌。

Paul的风格受到了他自小成长起来的法国贵族家庭的影响。当时的伦敦以法式风尚(à la Francaise)为荣,从宏伟的巴洛克到精美的洛可可,Paul de Lamerie很快成为英国最时尚的艺术大师,被指定为乔治一世的御用银匠。法国银匠受到热捧,无疑打击了伦敦的本土行业。为了打击法国同行,英国银匠申请所有银器接受检测,标记纯银印签。由于只有英国的自由市民才能够申请纯银检测,法国人如果不能摆脱难民身份,就只好改行。

Paul de Lamerie通过上流社会的关系获得了自由市民的地位,并在自己的作坊内雇佣了大批工匠,后来又发展成委托加工。标有de Lamerie徽标的后期作品,基本都是外包给其他相对小一些的作坊完成的,Lamerie本人仅仅负责监督和审查。而同时由于银器与银币的等值互熔,Lamerie等银器公司几乎相当了银行的作用,可以提供鉴别、估量、保管、兑换货币的服务。

英国贵族定期举办的宴会是当时上流社会的社交中心,他们精心拟定客人名单,琢磨彼此的地位,拿捏搭讪方式和幽默措辞等。而刻有铭文及家族徽志的顶级银器,无疑是宴会主人身份最直白的标志。国王乔治四世曾经购买4000件用于“大服务”(拆装重组需要耗费一个8人小组3天的时间)的餐具,仅一个烛台就有122个零件,都要单独清洗然后再组装起来。

“长长的餐桌上银光闪闪的餐具,就像一场迷你雕塑展览,每一件都无比精美引人入胜。”银匠们为这些奢华的宴会贡献了种类繁多餐具,随着宴会风格的变化功能不断推陈出新,只有真正的贵族才能掌握用法。这一时期茶、咖啡和巧克力也作为奢侈品进入英国,与之相配的银器茶具随即流行开来。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姿佳女性健康官网李宁羽毛球拍钱塘江旅游攻略雀巢咖啡品鉴网明月山旅游攻略酒吧资讯网花艺培训网李庚希影迷网今日朔州芒果品种科普网泰宁古城资讯网南宁地铁资讯网蚯蚓养殖朗姆酒品牌网桂林三花酒友网
英国旅游网-英国十大名胜古迹、白金汉宫、大本钟、英国伦敦塔桥、巨石阵、丘吉尔庄园、圆形教堂、普尔特尼桥、格拉斯米尔、厄克特城堡遗址、艺术爱好者之家、杰斯蒙德沙丘公园、圣玛丽红崖教堂、大英博物馆、伦敦眼、威斯敏斯特教堂、爱丁堡等是英国旅游多人去的地方。
英国旅游网 youmili.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