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温骏轩|朗姆酒和英国的贸易内循环

2023-01-07 22:26:23 1853

摘要:大航海时代<英美篇> [第35节]作者:温骏轩第35节 朗姆酒和英国的贸易内循环 糖蜜经济毫无疑问,英国在新大陆的殖民工作是非常成功的,尤其是与之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法国相比。“殖民”的本意是向被征服地区移民,法国人坚持在北美再造...



大航海时代<英美篇> [第35节]


作者:温骏轩


第35节 朗姆酒和英国的贸易内循环


糖蜜经济

毫无疑问,英国在新大陆的殖民工作是非常成功的,尤其是与之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法国相比。“殖民”的本意是向被征服地区移民,法国人坚持在北美再造“新法兰西”的想法,使得他们对移民的背景审查做得异常严格。鉴于法兰西的天主教信仰,以及当时更加集权的政治倾向,新教徒很难获得在新法兰西的移民权。如果还想去新大陆改变命运的话,敞开胸怀的英国殖民地会有更多的选择。

这样做,法国人也许能够得到一个纯洁的新法兰西,却无法在人口上与英国人竞争。法国在将加拿大地区割让给英国时,在北美的常驻人口不过6、7万,而同时期仅在美国东海岸经营的英国殖民地,人口就已经达到150万之巨。在技术没有代差的情况下,一个打二十个,这场战争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英国同样难以笑到最后。殖民地的人口优势,固然可以让其压倒法国成为北美霸主,但这些扎根北美的殖民者却不一定会愿意一直成为大英帝国的臣民。当年隔着狭窄的英吉利海峡,大不列颠最终都不得不放弃在欧洲的领地,很难想象隔着宽广的大西洋,殖民地会一直接受自己的定位。

反抗和战争可以有很多导火索,但最底层的理由都是经济。为了击败法国,英国与法国进行了长达七年的战争,史称“七年战争”。1763年结束的这场战争并非只为争夺北美殖民地,被卷进去的更不止英、法两国。总得来说是英国-普鲁士联盟,与法国-奥地利联盟之间的争霸。具体到北美的这场殖民战争,又被单独称为“法国-印第安人战争”。

对于当时欧洲列强来说,北美发生的一切只是欧洲政治博弈的外延。换句话说,这些殖民地的终极定位,只是为母国输送养分,并不是建设成为真正的“英格兰”或者“法兰西”。然而从战争结果来说,英国政府为此掏空了国库,直接受益者却是北美十三殖民地。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英国从北美大陆的直接收益十分有限。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税收,这片土地与生俱来的自由主义倾向,以及英国宽松的管理结构,使得本土政府很难从北美获得直接财政收入。本着“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战后的英国希望从殖民地获得更多的财税收入,以弥补财政赤字。

最先被用来服务于这一目标的工具,是1764年出台的《糖法》,规定从非英属殖民地进口的商品将课以重税。《糖法》亦成为了英属北美殖民地,摆脱英国控制的导火索。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误以为后来的美国人是因为吃到不便宜的糖,而开始尝试反抗英国的统治。诚然,食糖当时已经成为许多家庭的必须品,但它的价格涨跌还不至于触发一场革命。真正的导火索其实是制糖业的副产品——“糖蜜”。

“糖蜜”的情况之前曾经介绍过。白糖的生产过程,简单点说就是把甘蔗汁里浓缩成糖液,再析出蔗糖结晶。不过并不是所有的糖都能够析出,总还是有部分蔗糖会残存在剩余的糖液里。这种黑褐、粘稠,且含有大量营养物质和杂质“糖蜜”,可以用在厨房做面包的酵母、调制饮料等,但它更重要的是作为酿酒材料,酿造著名的“朗姆酒”。

现在大家不大会见到糖蜜,不过中国人对红糖总是熟悉的。其实红糖就是没有去除掉糖蜜成分的粗糖,所以在感观上会比白糖更加的粘一点,颜色则比糖蜜要浅。西方人没有用红糖补身的习惯,却对用糖蜜酿造的朗姆酒情有独钟。这种美洲特产在大航海时代的作用,怎么形容都不能过,已经成为了一种刚需。

甘蔗只能生长于热带或者亚热带气候下。不幸的是,英国在北美大陆的殖民地,包括刚刚抢到手的新法兰西,都不适合甘蔗的生长。离北美大陆最近的种植基地是哥伦布当年发现的“西印度群岛”。凭借多年的努力,大英帝国已经在西印度群岛拥有了以“巴巴多斯”为代表的众多岛屿,并利用从西非贩卖而来黑奴发展甘蔗经济。

在北美大陆的殖民地虽然不能种植甘蔗,却可以进行朗姆酒加工,进而满足自身巨大的消费市场。帝国之所以要扩张,一个重要的底层因素是在地缘政治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个国家只有在内部建立一个完整的供需内循环体系,才能够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在世界越来越有被分割为两个经济循环体的今天,相信大家会更能体会这种感觉。

更为直接的原因,是生产、加工、消费各环节都将产生财税收入,将他们纳入内循环体系,能够让帝国的利益最大化。问题是除了英国以外,西班牙和法国同样在西印度群岛拥有自己的岛屿和甘蔗种植园。酒的消费量跟人口数量有关,英属殖民地的人口优势,使之毫无争议的成为了北美最大的市场。

新英格兰地区则是北美最大的的朗姆酒市场,其在北美市场的占比能够达到2/3。加上北方地区的殖民者,对工商业会更为敏感,使得以新英格兰为核心的北方地区,拥有北美绝大部分的酿酒厂。英国并不是想改变这一产业结构,也没有这个必要,而是希望这些酿酒厂只从英属加勒比群岛的种植园进口糖蜜。

糖蜜法与印花税

无奈新英格兰的居民们之所以跨海移民,就是因为受够了英王的统治,希望在一块全新的土地上,能够依自己的意愿行事。换而言之,如果英属西印度群岛出产的糖蜜在价格上没有优势,你很难让那些资本家基于“爱国”情怀去买国货。事实是新英格兰地区的朗姆酒制造商会选择从:法国、西班牙、荷兰人那里进口糖蜜,这其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又是与英国利益冲突最厉害的法国。可以说,是法国糖蜜拉低了整个北美地区的糖蜜价格。

法国糖蜜之所以便宜,缘于法国对本土经济的保护。“朗姆酒”是白酒的一种,含有淀粉或者糖份的农产品都可以用来酿酒。不过酿造酒的度数一般不超过15度(所以武松能一下午喝十八碗),如果想进一步提高度数,就必须用蒸馏的方法提纯酒精。换句话说,白酒就是蒸馏酒。较之酿造酒,白酒的保质期要长得多,还能浓缩更多的酒精。如果不在饮用水里加入一点白酒,水手们都无法想象怎么去喝下船上那些变了味的存水。

朗姆酒之所以大行其道,在于它的原材料是甘蔗的副产品,成本够低。相比之下,用葡萄酒蒸馏出来的白兰地,成本就要高得多。为了保护法国的葡萄酒产业,从1713年开始,法国政府便禁止本土从殖民地进口朗姆酒。新法兰西那可怜的人口总量,又不足以消化法属西印度群岛的出产。这使得法属西印度群岛的甘蔗种植园,只能寄希望于把糖蜜出口到英属殖民地。

新英格兰地区所出产的木材、粮食、鱼是法国种植园主所缺乏的。单从贸易互补的角度来说,二者真是一对绝佳的搭档。只是这种资本无国界的作法,显然难以让英国政府从中受益,更无法让巴巴多斯等地的英国甘蔗种植园主满意。一刀切的禁止对外贸易并不可取,海洋国家更愿意通过征收高额税赋的办法,让那些进口商知难而退。看看中美贸易战中,美国将关税作为最重要的武器,你就会发现太阳底下无新事。

早在1733年,英国议会就出台了一部《糖蜜法》,试图对进口糖蜜征收惩罚性关税。不过这部税法从来没有被认真执行过,为了利益最大化,殖民地的资本家们仍然大肆走私糖蜜。在双方还要共同应对新法兰西的压力时,英国并没强力推进这部税法。这次英国议会采取的“胡萝卜加大棒”的手段。新的法律做了两项调整:一是将税率减半,以降低推进难度;二是赋予了强力机关更严厉的惩罚权(包括没收货物)。

与此同时,为了将整个贸易链纳入内循环体系,这部法律还作出了一些其它限制。比如要求北美大陆出产的木材,只能出口到英国。如果糖法被严格执行,毫无疑问的将极大影响新大陆资本家们的利益。以独立宣言的第一个签署人约翰·汉考克的情况来说。如果按照之前的潜规则操作,他的朗姆酒工厂每年花在税务上成本仅为2000英镑(用来贿赂税务人员),而如果新税法被严格执行,每年必须缴纳的税额将高达40000英镑。

马克思对资本有一段经典评述:“一但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20倍的税务成本,足以成为资本发动一场革命的动力,由此糖法成为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并不是每个人都处在朗姆酒产业链上,不幸的是,紧接着出台的《印花税法》,让英属殖民地的每个人都感到了利益受损。

“印花税”是荷兰人的创新。两个半世纪之前,正在摆脱西班牙帝国统治的荷兰人,同样遇到了财政困境。作为现代商业模板的创立者,荷兰人在加新税源这件事上,同样带着浓浓的商业气息。荷兰政治家观察到,商业行为中一定会有很多契约属性的文书及凭证往来。如果由官方来对这些契约/凭证背书,那么就可以收取一定的费用作为税收。

“印花税”的具体形式为纳税人购买相应数额的印花税票(类似邮票),贴在相关的单据上作为纳税凭证。其税率一般而言很低,但税源非常广。政府可以细水长流的得到稳定税收,纳税者则有花小钱让政府认证的感觉(从而减少抵触心理)。单从技术层面来说的确是个天才的设计。于是乎欧洲列强纷纷引入印花税,并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个常规税种。

2021年2月底,香港政府将印花税税率从0.1%,提高至0.13%,以帮助受街头政治和新冠疫情影响的特区财政补血。香港这次调整的对象更准确说只是“股票印花税”,这一税种对财政的贡献,原先约在5%左右,比例来说并不大。按特区政府的说法,政府还有很多税种有提升空间,包括其它品类的印花税,谨慎加税是“在考虑政府收入的同时,亦平衡市场发展”。

资本对于税收是非常敏感的,如果一个区域的税赋过重,必将引起资本出逃。回头再看英国议会这次在北美出台的《印花税法》,其税基要更为的广泛,所有的印刷品都在征税范围。简单点说你买张报纸、买副扑克牌都要缴纳印花税。即便税率不高,也足以让每个人有受害者的的感觉。如果他们是外来投资者可以选择出逃,问题是这是他们的家园,反抗再所难免。

波士顿火药桶

在《糖法》和《印花税法》遭遇广泛抵制而被废除之后,英国议会又出台一系列新的法律调整糖蜜及其它商品的进出口税赋。这些法令无一例外的都遭遇到强烈的反对。1770年3月5日,一伙波士顿居民用石块袭击英国驻军,并导致5名平民死亡,一名士兵受伤后(史称“波士顿惨案”)。为缓和局面,除了茶税之外,绝大部分之前增加的税种被英国议会取消。

事情并非就此终结。1773年,英国议会再次推出新的立法,要求北美殖民地只能从英属东印度公司进口茶叶。这一法案的出台,一方面在于英国议会希望帮助东印度公司消化掉积压的茶叶;另一方面在于向东印度公司征税,比直接向心生抵触情绪的北美消费者征税要更加的容易。

总而言之,从英国的角度来说,不管用什么手段,都一定要把北美殖民地纳入自己的经济体系,并且让殖民地经济为帝国的存续做出贡献。然而将这些行为,片面理解为英国在收刮民脂民膏,又是有失偏颇的。因为这些钱,最终还是用在殖民地本身。具体包括支付一万名常驻英军,以及总督等官员的费用。本着“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这一安排在逻辑上并无不妥。

在英法之间的战争没有结束之前,殖民地立法机构对践行这一原则并无异议,虽然这种义务的承担并不是通过直接征税,而是提供民兵及后勤保障来完成的。现在法国人的威胁已经消失,英属殖民地的居民们,普遍不认为还有必要在这片土地上维持一支常备军,遑论这支军队还要花自己的钱来养。

那么,让大英帝国放弃在北美驻军,就让殖民地自己保护自己可不可以?这种想法同样不现实。如果一个政权没有权力在他控制的土地上驻军,又何谈主权。更何况帝国还希望殖民地军队,能够服务其全球战略。由殖民地经济来分担供养军队,能够有效缓解英国本土的压力。

随着反抗情绪的增加,反抗者们开始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还是个政治问题。《英国宪法》保证未经议会代表同意,就不得对议会代表所代表的这部分国民征税。由于北美殖民地对英国本土财政没有直接贡献,所以并没有在英国议会拥有议员。反观巴巴多斯等地的甘蔗种植园主,却因为在财税上的贡献,在英国议会拥有席位。于是这件事就变成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死循环。大陆殖民者认为既然在英国议会没有席位,那么英国议会立法对他们征税就是在违反英国宪法(议会则认为你没交过税,又怎么会有席位)。

此外在商品经济中,充当交换媒介的货币数量至关重要。为了解决货币不足的问题,大多数北美殖民地都发行纸币。纸币发行者们很容易会产生一种错觉,这些花花绿绿的纸可以无限印制并换取物资,最终导致超发以至于货币贬值。这种情况各殖民地同样都遇到过。无论从政治还是经济角度,英国政府在收税的时候都不愿意收取这些殖民地纸币,而是要求收取贵重金属等硬通货。这种做法,进一步让殖民者们感到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犯。

基于迥异的文化背景,很多中国人会对北美殖民者在反对英国统治问题上,具体呈现的矛盾点缺乏理解。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有两点:一是北美殖民地在经济上已经足够独立,不再需要英国本土帮助导入人口和进行经济扶植。任何将殖民地经济捆绑在大英帝国体系的行为,都被认定为是在损害殖民地的利益(哪怕不是直接征税);二是在安全问题上,随着法国的落败,大英帝国已经由北美殖民地的保护者,转变为最大的安全问题。换句话说,对于自我身份认定为新大陆居民的人来说,如今来自大西洋彼岸的影响不仅是没有必要的,而且是有害的。

1773年12月16日发生的“波士顿倾茶事件”,被认为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事件当中,342箱由东印度公司运抵波士顿的茶叶,被化妆成印第安人的反英人士倒入海中。问题在于这些东印度公司出口至北美的茶叶,价钱甚至是要比从荷兰等国走私进来的茶叶便宜一半。要纯粹从消费者角度来说,应该是受益的。真正受损并策动反抗的,是那些走私茶叶的商人。不过在殖民地的本土思维形成之后,英国方面的任何举动,都能够被部分利益受损者,上纲上线到对全体北美人民权力的侵犯。

狼要吃羊总是能找到理由,到底是试图将北美殖民地纳入统一经济体系的大英帝国是大灰狼;还是翅膀硬了,想脱离母国的北美殖民地是白眼狼,基于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看法。在后来的历史中,国情与英国不同的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同样没能守住他们在新大陆的殖民地。只能说在如此大距离的地理隔离之下,各自安好才是常态。

“波士顿倾茶事件”爆发之后,英国议会出台了更严厉的四项法令(《波士顿港口法》、《马萨诸塞政府法》、《司法法》和《驻营条例》),试图通过惩罚性措施来控制已经失控的殖民地,这些法令又进一步验证了殖民地居民的担忧。

通过这一系列事件和法令,大家会发现作为新英格兰地区的中心城市,波士顿已经成为了一个火药桶。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