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图据I Do官网由“钻石大亨”、李湘前夫李厚霖创办的钻戒品牌“I Do”,如今似乎步履维艰。今年以来,I Do钻戒深陷经营困境,不少员工反映遭长期欠薪、变相裁员。其母公司恒信玺利(HIERSUN)曾多次冲击IPO未果,上半年营收净利又大幅下...
图据I Do官网
由“钻石大亨”、李湘前夫李厚霖创办的钻戒品牌“I Do”,如今似乎步履维艰。
今年以来,I Do钻戒深陷经营困境,不少员工反映遭长期欠薪、变相裁员。其母公司恒信玺利(HIERSUN)曾多次冲击IPO未果,上半年营收净利又大幅下降。这个最早定位于钻戒领域,自创立以来就自带话题和关注度的品牌,为何一步一步走向危机?
欠薪裁员风波
“李厚霖的‘百年企业’,就只是给员工编织一个泡沫般的梦。”
面对无故被裁员,一名I Do员工向天目新闻记者如此说道,本与公司约定好9月30日发放离职赔偿金,但始终没拿到手,公司电话也打不通。“大区总亲口说,公司快不行了。”
另一边,关于I Do欠薪的争议也不断传出。一名在黑龙江I Do门店工作的员工表示,目前公司已经4个月没有发工资了。
“总公司相关负责人10月28日通过电话会议宣布I Do东北大区解散,但分公司还现存21位员工,由于分公司于9月注销后,未与员工续订劳动合同,我们被拖欠工资也投诉无门。”该名员工说道,“4个月没有工资,我们还能坚持继续工作,一半是相信这个品牌,一半是对这个品牌的情感,但公司一直没兑现承诺。”
事实上,I Do欠薪和裁员早在去年就有苗头,今年上半年员工数甚至一度锐减。恒信玺利2022年半年报显示,截至上半年,在职员工总数为1104人,较2021年底的1684人减少了约三分之一。
此外,在社交平台上,还有供应商反映垫付的100多万元款项仍未结清。
经营困境
I Do欠薪和裁员风波是其经营困难的一道显影。
今年上半年,恒信玺利营收净利双双大幅下降。其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8亿元,同比下降41.99%;净利润704.44万元,同比下降88.62%。
官网显示,恒信玺利成立于1999年,法定代表人为李厚霖,公司以“I Do”为核心品牌,旗下还有高定品牌HIERSUN恒信、时尚定制品牌oohDear等,产品涵盖结婚钻戒、结婚对戒、项链、亲子首饰坠等。I Do则创立于2006年,并在北京开设了首家珠宝精品店。
图据I Do官网
I Do的经营困境也体现在其门店数量的减少上。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终端门店数630家。而2021年末,门店数量还为715家,这意味着仅半年时间就关闭了85家。
对此,恒信玺利在半年报中表示,2022年上半年,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全球经济继续低迷,国内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对经济运行的冲击影响加大。受疫情影响,公司经营压力有所增加。
此外,不少恒信玺利的分支机构已经注销。企查查显示,恒信玺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39家分支机构中,已有125家显示注销,只有14家还处于存续或在业状态。
多次IPO未果
在李厚霖的掌控下,恒信玺利于2015年挂牌新三板,但至今冲击IPO未果。
挂牌仅半年,恒信玺利就向北京证监局报送了上市辅导备案材料,但仅10个月后就叫停,对外公告的原因是“根据经营发展需要,住所将由北京变更至西藏拉萨曲水县”。曲水县是证监会所匡定的IPO绿色通道的贫困县之一,李厚霖试图想借此让恒信玺利走IPO绿色通道。但2017年、2018年和2019年,恒信玺利连续三次递交IPO申请,均未能成行。
接连IPO失利之下,投资机构也接连选择退出。2018年,恒信玺利的第三大股东红杉资本清仓退出,周大生间接受让16.6%的股份。
对于多次IPO未果,据中国证券网报道,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认为:“公司当初能够获得投资,不排除是创办人的明星效应。新三板对于企业来说是起到规范经营管理体制的作用,推动企业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建设,但是并不能保证企业业绩的良性成长,所以对于这个公司来说,在业绩稳定性和预期成长性方面都缺乏足够的稳定基础,品牌也没有充分的附加值效果。”
何以陷入危机
从营收净利大幅下降到经营困境,从欠薪风波到大规模裁员,I Do为何一步一步走向危机?其品牌营销又出现了什么问题?
谈到I Do,很容易联想到另一家珠宝品牌DR,其“一生只送一人”“男士一生仅能定制一枚”的口号,让不少人印象深刻。虽成立时间较晚,但这个“后起之秀”已有领跑之势。据DR母公司迪阿股份和I Do母公司恒信玺利的2021年年报,迪阿股份实现营业收入46.23亿元,超过恒信玺利的2倍,净利润更是超过10倍。
“I Do品牌的特色不够突出,且销售品类比较单一,有局限性。”东吴证券零售行业首席分析师吴劲草告诉天目新闻记者,珠宝品牌一般以销售黄金产品为主,DR、I Do却是以钻戒为主,本身局限性较大,但是DR利用“一生只送一人”的品牌理念打造出其自身的品牌特色,让消费者听到这句话就能联想到品牌,因此能够实现顺利出圈。而对比之下,I Do的品牌特征就稍显不足。
吴劲草认为,不仅仅是珠宝品牌,所有品牌都应该要有鲜明的品牌特色,让消费者一下就能联想到品牌。
图据I Do官方微博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I Do十分注重营销,甚至有过度营销之嫌。
虽陷经营困境,I Do的营销活动却从未停止。2021年12月,I Do签下陈小春、应采儿为品牌全球代言人。今年,还与刘畊宏夫妇直播间、王者荣耀IP、综艺节目《披荆斩棘》等进行合作。但显然,这些营销活动显然并未给公司带来相应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