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9 00:20:57 | 浏览:681
自工业革命以来,泰晤士河因为污染而一度成为一条臭气熏天的“死河”。但在治理多年之后,大自然展现出了巨大的恢复能力。这条曾经被宣告“生物性死亡”的河流,竟然清澈复苏,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泰晤士河的治理是城市化、工业化背景下河流污染治理的经典案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
泰晤士河
图源:Pierre Blaché
泰晤士河“1858大恶臭事件”
泰晤士河是英国第二大河,发源于英格兰西南部,全长346公里,沿途横贯多座城市后,于首都伦敦入海。英国人对其感情深厚,将其喻作老父亲(Old father Thames)。如今的泰晤士河风景秀丽,加之沿岸多名胜古迹,吸引游客无数。然而在十九世纪中叶,泰晤士河却是“臭名昭著”。
时间倒转到1858年6月,彼时伦敦遭遇了罕见的高温天气。自工业革命以来饱受污染的泰晤士河,在烈日炙烤下臭气弥漫,刺鼻的气味随着热浪笼罩住了整个伦敦。300万人产生的垃圾在泰晤士河面上漂浮、发酵。伦敦人苦不堪言,将其称为“大恶臭(the Great Stink)”。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无人得以逃脱大恶臭的魔爪。居民抱怨,关上窗户热到头昏脑涨,打开窗户臭到两眼发黑。在泰晤士河畔开会的下院议员们,因为臭气没有办法继续开会,以手绢捂住口鼻逃离了大厦。
当年6月20日,维多利亚女王陪同来访的比利时国王泛舟泰晤士河,打算欣赏沿岸风景。然而泰晤士河的冲天臭气袭击了他们的游船,尴尬的女王以鲜花掩面企图隔绝臭气,一面赶紧令人撤掉了游河计划。当时著名的讽刺杂志Punch周刊,刊载了一首打油诗讽刺这一外交事故:
怎样形容所感所受?
惊骇犹胜愤怒,血液为之不流。
“泰晤士香水”质量堪忧,
女王游历狗岛,应对办法不愁。
非是强颜欢笑,鲜花捂住鼻头。
Punch刊载的打油诗
直到7月下旬,伦敦出现降雨,气温下降,泰晤士河的恶臭才逐渐消散。但作为泰晤士河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大恶臭”已经变成了专有名词“流芳百世”。大恶臭可以说是泰晤士河遭受严重污染的典型表现。直到十九世纪初,泰晤士河尚还渔业繁荣,除了盛产鲑鱼,欧鲽、雅罗鱼和比目鱼等鱼类也有较多捕捞。但此后鱼类资源便急速枯竭。到了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鲑鱼彻底从泰晤士河消失。
泰晤士河已经污浊至此,却仍然是当时伦敦居民的主要用水来源。有记载表明,贫民们虽然明知“泰晤士河中有大量的烂泥和垃圾”,但仍不得不从河中取水饮用;在“大恶臭”期间,伦敦东区的穷人拿着器皿到处找水。由于水体长期污染,伦敦霍乱频发。1831 到 1832 年、1848 到 1849 年、1853 到 1854 年和 1865 到 1866 年,伦敦连续爆发的四次霍乱夺走了4万多人的生命。
讽刺漫画,老者邀请男孩去泰晤士河洗澡被拒绝
十九世纪,英国正踏上工业革命的春风,成为领导世界的日不落帝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快速扩张,带来了巨大的污染。而这正是泰晤士河变成露天下水道的罪魁祸首。1866年, 英国皇家河流污染调查委员会的第一份报告指出:“泰晤士河从克里科雷德到伦敦排水系统端点这一段河道,因沿途城镇、村庄排放的污水不断注入其间,使得河水总是污浊不堪。有不少的造纸厂、制革厂等工厂企业的废水也流入了泰晤士河。”可见,导致泰晤士河污染的主要因素在于居民的生活污水以及工厂产生的工业废水。
1805 年,伦敦的人口增长到了100 万,1850年又进一步猛增至250万。到 1857 年时,仅粪便一项,伦敦每天就要向泰晤士河排放约250 吨,而直接将各类生活污水排向泰晤士河的下水道,就有近150条之多。另一方面,制造业蒸蒸日上的伦敦,化工厂、涂料厂、石板作坊、冶炼厂、地毯厂、酿酒厂、橡胶厂、肥料厂、油漆厂、造纸厂、制碱厂、焦油厂、水泥厂、肥皂厂等工厂在两岸大量建立。其污水也大多直接排往泰晤士河。泰晤士河是感潮河,每逢涨潮,污水与垃圾便倒灌进伦敦,令泰晤士河终日臭气熏天。
百年治理:从改排到治污
大恶臭令治理泰晤士河提上了议程。1858年8月2日,议会扩大了大都市工程委员会(Metropolitan Board ofWorks)的权力,授权它“以合适的进度,尽快实施并完成改善伦敦主下水道的工程,让污水与垃圾不再于伦敦城区内注入泰晤士河”。工程师约瑟夫·巴泽尔杰特受命主持此次下水道改建工作。
他依照伦敦东高西低的地形,顺势设计了三条主干道,再将各支线与主干道进行衔接。从而令污水被引导至泰晤士河出海口排出,不再直接排进泰晤士河。此外,为避免污物在入海口淤积甚至倒灌,出海口加设了水泵站,污水会先被送往地面储水槽,每日海水退潮时才会打开水闸,令污水顺潮势被海水冲向远处。
该工程规模浩大,设计复杂,施工难度较大,历经十六年方才竣工,英国人自豪地称其为“工业革命的建筑奇迹”。该下水管道系统有效缓解了泰晤士河的恶臭现象,并且至今仍然在发挥主要排污作用。然而严格说来,伦敦下水道的修建并没有真正解决污染问题,只不过是将排污口转移到了出海口,避免了对泰晤士河的直接污染。
二十世纪50年代,泰晤士河遭遇了第二次水质恶化。二战之后,由于合成洗涤剂的广泛使用,形成了附着在水体表面且难以降解的污染物。1950年,伦敦贝肯顿和克罗斯内斯两大污水库的BOD (生化需氧量) 高达 240 mg/L 和 180 mg/L。而在距离伦敦桥下游40公里的河段内,河水中的DO (溶解氧) 却几乎为零。大多数鱼类都要求水环境中的溶解氧不低于4-5mg/L。而泰晤士河的缺氧状况,令几乎所有鱼类都无法生存。1957年的调查宣告了泰晤士河的“生物性死亡”。不止如此,在1951年英国国庆节期间,大量船只停泊在泰晤士河码头,船体铅镀层竟然被污水腐蚀发黑,再次在国际上造成了恶劣影响,迫使英国政府下决心进行第二次泰晤士河治理。
从二十世纪60年代起,英国开始对全国的河流进行统一管理。一个新的机构——泰晤士河水务管理局(Thames Water Authority, TWA) ——建立了。它对泰晤士河流域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而大伦敦地区的各类下水道和污水处理设施也被重新规划布局,使之更加合理。此外,泰晤士河管理局配备有专门的研究部门,水务局的雇员中有20%的人员从事研究工作,可以研究和随时处置种种紧急问题。第二次泰晤士河治理,科学处理各种水污染元素,才真正拉开帷幕。
治理过程中,180多个污水处理厂被整合为十几个较大的污水处理厂,同时原有设施也进行了升级改造,提高污水处理技术。其中贝肯顿污水处理厂于1935年建成,是当时欧洲最大的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量相当于泰晤士河最大的支流梅德韦河的流量。对其进行改造后,其日污水处理量更是达到了114万立方米,日容纳 273万立方米的流量,工程耗资2100万英镑。
此外,为了提高河水的溶解氧浓度,泰晤士河水务管理局在1968年购置了两台混合空气动力增氧机,每天向河水里注入10 吨的氧气。80年代初,水务局开发了一种基于河驳船的氧气发生器,并在1988年迭代升级为自供电的曝气复氧船“Thames Bubbler”。它们令泰晤士河的溶解氧恢复至足以支持鱼类种群生存的水平。
经过大量的治理投入,从1955年到1980年,泰晤士河的污染物负荷降低了90%,河水溶解氧的最低水平提高了10%。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污染治理成就。1967年,比目鱼率先返回泰晤士河。紧接着,陆续有19种淡水鱼类和92种海洋鱼类出现在泰晤士河口和下游河段。而1980年左右鲑鱼的回归,被视为一个标志性事件。泰晤士河水务管理局向伦敦的一位钓鱼爱好者拉塞尔·多伊格颁发了奖项,因为他从泰晤士河钓起了绝迹已久的鲑鱼。如今,泰晤士河常出没的鱼类达125 种,甚至偶尔会看到海马等外来物种。
回归泰晤士河的海豹
图源:The OtherKev
泰晤士河从大恶臭的“死河”,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当然有赖于英国政府治理得当。但归根结底,依靠的还是大自然的恢复能力。而另一方面,某些深层次的污染至今仍有待消除。比如,重金属颗粒污染物可以附着在河床中的粘土颗粒上长达数十年。此外还有污水处理厂无法过滤掉的微塑料和一些尚不清楚对环境作用如何水溶性药物,都是需要一项一项修补的污染恶果。泰晤士河如今已经是世界上最清澈的城市河流之一,但正如清华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环境专家梅雪芹所指出的,泰晤士河的污染及治理历程,与其说是一个值得效仿的榜样,不如说是一个应当汲取的教训。
参考资料:
https://phys.org/news/2022-04-biologically-dead-chart-toppingly-thames-extraordinary.html
让社区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博枫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之一,在全球有超过7000亿美金的在管资产规模,专注于房地产,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私募股权以及信贷资产投资领域。上海博荟广场ONEEAST“城市更新与我们的发展需求有相似之处,即收购地段良好但可能管理经营不善的商业地产,然后充分运用我们团队的运营能力,包括场所创造的专业知识,将其打造成符合相应功能的场所,满足社区不断变化的需求。”
据世界黄金协会7月28日消息,尽管二季度表现疲软,但一季度黄金ETF的强势流入仍推动上半年黄金需求明显复苏。央行购金步伐继续,二季度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增加180吨。央行购金步伐继续,二季度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增加180吨。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邹财麟摄新市民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在《广西推进新型城镇化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广西将继续加大南宁、北海、桂林等城市公租房筹集力度,推进公租房及保障性租赁住房建成和分配入住,规范住房保障申请和审核流程,将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青年人等新市民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三年计划累计新开工(筹集)公共租赁住房15万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不低于05万户。
03城镇空间:主城单核到“14”中心城区市域生活圈全覆盖目光转向城镇空间格局,《规划》提出一个主城区加上武鸣副城区、临空经济示范区、东部产业新城、南部科创新城四个副城新城。南国早报记者邹财麟摄《规划》还提出,构建“一区、三城、多节点”市域城镇空间格局,其中“一区”指南宁中心城区,主城区培育成为特大城市,武鸣副城区、临空经济示范区、南部科创新城和东部产业新城发展形成70-90万人的独立新城。
广西新闻网实习生李轩然摄图为俯瞰南宁这座城。广西新闻网实习生李轩然摄图为俯瞰南宁这座城。广西新闻网实习生李轩然摄图为俯瞰南宁这座城。广西新闻网实习生李轩然摄图为俯瞰南宁这座城。广西新闻网实习生李轩然摄图为俯瞰南宁这座城。
在这片稻田里,重拾童年的记忆●打卡南宁最大的布料市场,带你走进老南宁人的旧时光信息来源: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感谢微博博主Zhou_vv·、陈旭DarrenChen、DaYao姚分享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公益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投稿邮箱:nnslyjsck@163
近年来,成都城市的快速崛起,让世人惊讶!世界500强企业,就有超过300家在成都安营扎寨。曾几何时,世界顶级酒店,奢侈品品牌,是东部沿海城市的专利。成都成都近年来引进诸多世界级酒店,奢侈品品牌,让世人惊叹成都,都成!
成都,一座23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城址未改,城名未变的城市。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广州天河国际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武汉天河国际机场,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桂林两江国际机场。
成都的夏天有多热呢。一位网友坦言:“成都的气候非常不错,全国这么多大城市,成都算是比较好的,冬天不是特别冷,最冷在10度左右,夏天最热不超过35度还是非常不错的,热几天下场雨又凉快了,而且是为数不多有风的城市不会特别闷热,也不会特别潮湿。
成都是一座既古朴,又现代的城市,吸引了超过300多家的世界500强企业入驻,推动着成都一往无前的飞速发展,城区面积不断扩大,现在已经有了230公里六环路,437公里七环路,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成都城市建设,交通规模不断扩大更新,成都的机动车保有量545万辆,在全国仅次于北京,名列第二。